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數據已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與生命線。然而,隨著遠程辦公、移動協作成為新常態,企業數據的邊界日益模糊,傳統安全防線頻頻失守。我們時常目睹這樣的場景:
場景一:核心圖紙“不翼而飛”
一名研發工程師將涉及核心技術的產品圖紙存儲在未加密的筆記本電腦中。一次偶然的商務差旅,電腦在機場遺失,競爭對手或惡意分子輕易獲取了硬盤中的數據,導致企業數年研發心血付諸東流,市場競爭力蕩然無存。
場景二:機密文檔“內外皆危”
財務人員將包含員工薪酬和公司經營數據的敏感文檔,通過微信、QQ或公共郵箱隨意發送。內部人員可輕易復制、傳播;一旦賬號被竊,外部攻擊者便能長驅直入,竊取商業機密。
場景三:外發文件“失控泛濫”
市場部需要將一份產品介紹發給合作伙伴。文件發出后,卻無法控制對方是僅限閱讀,還是可以打印、轉發、二次編輯。一份本應有限共享的文件,最終在互聯網上被肆意傳播,甚至被篡改,給企業聲譽帶來嚴重損害。
這些并非危言聳聽,而是每天都在真實發生的企業數據泄露“暗流”。它們暴露了傳統安全策略的短板:僅靠防火墻和殺毒軟件,已無法應對來自終端內部的數據濫用和惡意泄露。
破局之道:以智能加密為核心,構建內生性數據安全防線
面對日益嚴峻的數據安全挑戰,下一代企業終端數據防泄漏(DLP)的趨勢正從“邊界防護”轉向“數據本體智能防護”。其核心在于,無論數據流向何處、存儲在何地,安全策略都能如影隨形。在這方面,敏捷科技的數據防護方案以其前瞻性的理念和成熟的技術,精準地解決了上述客戶痛點。
1. 強制加密,讓數據“天生免疫”
敏捷科技的數據防護方案首先從源頭入手,對全公司的終端數據進行強制、透明、無感知的加密。這意味著,無論是存儲在員工電腦上的文檔、設計人員創作的圖紙,還是程序代碼,從創建那一刻起就是加密狀態。 員工在授權環境下正常使用,但一旦文件被非法帶離企業環境,看到的只是一堆亂碼。這從根本上解決了設備丟失、硬盤竊取帶來的數據泄露風險。
2. 精細權限,實現圖紙與文檔的“閱后即焚”
企業可以為不同部門、不同職級的員工設定不同的數據訪問權限。例如,研發總監可以查看并編輯所有圖紙,而普通工程師只能查看與其項目相關的部分圖紙,且無法復制、打印、截屏。對于外發給合作伙伴的文件,可以設置打開次數、有效時間,實現真正的“閱后即焚”,有效防止了數據的二次擴散。
3. 智能外發管控,為數據流通裝上“安全閥”
敏捷科技的外發管控模塊,為企業數據的外部協作提供了安全通道。員工需要通過審批流程才能外發重要文件,系統會自動對文件進行加密和權限封裝。合作伙伴無需安裝任何插件,即可在受控的環境中查看文件,徹底杜絕了外發文件的失控風險。
4. 數據防泄露(DLP)與敏捷文字阻斷,構筑最后一道智能防線
敏捷科技數據防泄露系統能夠基于內容識別技術,對通過郵件、即時通訊工具、網盤等途徑傳輸的數據進行實時掃描。一旦發現試圖外傳的敏感信息,系統會立即告警并阻斷傳輸行為。封堵了最隱蔽的數據泄露渠道。
在數據價值與風險并存的時代,被動防御已無法保障企業安全。以敏捷科技數據防護方案為代表的下一代DLP,通過深度融合加密、權限管控、外發審計和智能DLP,為企業構建了一套“數據為中心、智能為驅動、權限為邊界”的立體防護體系。它讓數據自身變得“聰明”且“堅固”,無論身處何地、去向何方,都能得到持續的保護,真正讓企業能夠安心地擁抱數字化未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行穩致遠。

關注敏捷小助手,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