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拉開帷幕。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成為歷屆兩會關注的熱點。今年兩會上,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紛紛建言獻策,就數據安全提出了新的議題和建議。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發言人張業遂:
已將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列入本屆立法規劃
張業遂提到,我國已經有多部法律、法規、規章涉及個人信息保護。但是從總體上看,呈現分散立法狀態,所以需要根據形勢的發展,制定有針對性的專門法律來加以規范,形成合力。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列入本屆立法規劃,相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和起草,爭取早日出臺。
把人工智能方面立法列入抓緊研究項目
張業遂指出,一方面要大力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另一方面要加強前瞻性預防和約束引導,確保安全可控。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一些與人工智能密切相關的立法項目,如數字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和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法等,列入本屆五年的立法規劃。
蘇寧控股董事長張近東:
治理數據亂象 破局“數據孤島”
張近東指出,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造成大量從業者涌入,由于企業數據保護意識不足加之我國相關立法滯后,個人信息的泄露與濫用層出不窮,嚴重侵犯了公民正當權利。要加快相關立法進程,改變目前數據安全領域的亂象。加快制定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安全保護配套標準,構建防護技術體系,從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傳輸、共享、刪除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制定完善的法律體系,確保數據安全;同時,規范數據的采集、加工、流通和應用等全鏈條,制定數據使用標準和原則,提高全社會數據的利用效率。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彭靜:
規范個人數據信息采集行為,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彭靜表示,要強化對App的分類監管,積極推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制度完善;盡快出臺專門的《個人信息數據保護法》對個人數據信息的保護范圍加以界定;明確規定通過移動互聯網違法采集、獲取個人信息的法律責任。
360安全創始人周鴻祎:
安全應該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與前提
周鴻祎認為,網絡攻擊的危害越來越大,從單純的網絡安全,擴展到國家安全、國防安全、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社會安全、金融安全,乃至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因此要構建一個數據統一、國家級的網絡空間國土防御系統——國家級網絡安全大腦。周鴻祎在提案中還建議,安全應該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與前提,要加快國家級網絡安全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
紅衫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 :
建言設立大灣區金融數據安全流動試點
沈南鵬提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數據流動存在明顯障礙。要在大灣區“一國兩制”的環境下實現數據的充分流動面臨大量挑戰,尤其是數據出入境安全問題。這需要創新數據安全技術和數據治理方式,建立大灣區金融數據安全流動試點:盡快成立聯合專責小組;選取重點金融科技機構作為試點實施主體;在CEPA框架下開展數據共享作為試驗具體載體。
當下,世界已經進入由數據主導的新時代,數據的安全關乎著個人、企業、國家的核心利益。敏捷科技作為中國數據安全行業開拓者和領跑者,在數據安全領域深耕多年,未來仍將采取更多新技術的創新與融合,深化內外一體化數據安全防護理念,助推中國數字經濟長遠健康發展。

關注敏捷小助手,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