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江蘇敏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江蘇敏捷創新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南京市人大代表張曉東受邀連線南京日報/金陵晚報/紫金山新聞《兩會直播間》,圍繞產業創新、技術驅動及未來發展趨勢等熱點話題,與主持人展開深入對話。作為創新經濟領域的專家,張曉東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分享了對于產業創新的深刻見解。
近年來,南京堅持放大優勢、向“新”突破,把產業強市作為“頭號工程”,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系統構建“4266”產業體系,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張曉東認為,產業創新其實就是通過對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管理和組織變革來促使企業轉型升級,推動整個產業鏈進一步提質增效,進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張曉東進一步指出,當前是技術驅動的時代,新技術的賦能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他以今年備受關注的大語言模型DeepSeek為例,強調這類技術的出現不僅帶動了創新創業的新熱潮,也為各行各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技術的創新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但僅靠技術創新還不夠,生產力的發展還需要生產關系的匹配。因此,未來更重要的是推動管理、組織變革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這些都將對產業的提質增效產生深遠影響。 在張曉東看來,南京實體經濟基礎雄厚,工業發展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同時科教資源豐富,在科技成果轉化上面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南京應充分發揮產業創新主體的巨大價值和作用,把政策制度向創新主體傾斜,讓創新主體提出需求,然后去尋找科技創新解決問題,帶動整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協同發展。”他建議。 產業創新不僅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需要在技術、管理、組織和商業模式等多個維度上協同發力,才能真正實現產業的全面升級。

關注敏捷小助手,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