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企業的核心資產——敏感數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動。云計算的普及讓協同辦公變得高效便捷,但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嚴峻的安全悖論:數據在云端或許安全,但一旦被授權用戶下載到本地終端,便仿佛進入了安全的“真空地帶”,失控風險急劇攀升。 如何保障數據在“最后一公里”——即從云端到終端設備全程的安全,已成為所有企業必須直面的核心挑戰。
企業日常辦公中潛伏的數據泄露危機
想象一下這些熟悉的辦公場景:
1.核心圖紙的外發之痛:研發部門的工程師將最新的產品設計圖紙下載到公司筆記本電腦上,以便出差時修改。途中電腦不慎丟失或被盜,未加密的圖紙文件直接暴露,數月心血可能付諸東流,甚至導致企業核心競爭力喪失。
2.敏感文檔的隨意傳播:財務人員將包含員工薪酬和公司財報的Excel表格通過微信或郵件發送給部門同事核對。一旦發錯人,或接收者手機中毒導致文件被竊,將引發嚴重的合規風險與信任危機。
3.U盤的“跨界”風險:員工將市場策略方案PPT拷貝至個人U盤,計劃回家加班。殊不知,該U盤可能早已在個人電腦上感染木馬病毒,一旦再次插入公司電腦,病毒便會悄無聲息地竊取終端上所有文檔。
4.合作伙伴的二次擴散:市場部將加密的招標文件外發給合作伙伴,并告知了統一密碼。合作伙伴員工卻可能將此文件解密后,通過個人網盤進行傳輸,導致企業完全失去對文件后續流向的掌控。
這些并非危言聳聽,而是每天都在真實發生的安全漏洞。其根源在于,傳統網絡安全邊界正在失效,數據本身缺乏“免疫力”。一旦離開云端的保護傘,在終端存儲、使用、流轉和外發的過程中,幾乎處于“裸奔”狀態。
敏捷科技數據安全防護方案:為數據賦予“與生俱來”的免疫力
面對上述痛點,企業需要的不是簡單的邊界加固,而是一套以數據本身為核心、貫穿其全生命周期的縱深防護體系。敏捷科技的數據安全解決方案,正是通過先進的加密技術與精準的管控策略,為每一份敏感數據穿上“防彈衣”,確保無論其流轉至何處,安全防護如影隨形。
1. 核心加密技術,筑牢安全基石
ü 文檔加密:對各類辦公文檔進行強制透明加密。員工在授權環境下可正常打開編輯,毫無感知。但一旦文件非法脫離公司環境,顯示即為亂碼,無法讀取。
ü 圖紙加密:深度集成上百種設計軟件,實現對二維/三維CAD圖紙、仿真模型、工藝文件等的精準加密。技術資料在終端存儲、傳輸過程中始終以密文形式存在,有效保護企業知識產權。
2. 智能外發管控,守住出口防線
數據協作不可避免,但必須安全可控。敏捷科技的外發管控模塊提供了靈活的“數據出境管理”策略:
ü 授權外發:員工需申請才能外發重要文件,審批通過后,系統可自動對文件進行加密打包。
ü 精細控制:對外發文件設置打開次數、使用時長、禁止打印、編輯等權限,有效防止合作伙伴的二次擴散與濫用。
ü 外發追溯:為外發文件添加水印,一旦發生泄露,可迅速定位泄密源頭,追究相關責任。
3. 數據落地加密,實現無感防護
當員工從云盤、企業服務器。業務系統等云端軟件將文件下載到筆記本電腦、臺式機等終端設備時,系統會自動對其進行加密,實現“數據即生成即加密,一存儲即加密”。這意味著,數據從離開云端的那一刻起,就始終處于加密狀態,完美解決了終端數據的安全隱患。
企業數據安全的戰場,早已從云端和網絡邊界,延伸到了每一個終端、每一臺設備。破解“數據離云后失控”的難題,關鍵在于轉變防護思路,從“信任邊界”轉向“信任數據本身”。
敏捷科技的數據安全防護方案,通過強制加密、智能外發、落地加密等技術手段,為企業構建了一套集圖紙加密、文檔加密、外發管控于一體的立體化護城河。它不僅保護了數據靜態存儲的安全,更確保了數據在動態使用和流轉過程中的全程受控,讓企業能夠安心地享受云計算帶來的高效與便捷,無懼數據在終端環節的任何潛在風險,真正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保駕護航。

關注敏捷小助手,了解更多